润滑油价格再次垂直起飞,渠道或将面临更大挑战?

“玻璃涨56.03%,苯乙烯涨49.71%,螺纹钢涨41.64%”,5月大宗商品行情“不负众望”,有色金属、黑色系价格领涨,全线飘红,铁矿石、黄铜价等商品期货价格成功创下历史新高。此轮行情也波及到了润滑油产业链,就在业界艰难消化三月涨价带来的影响时,2021年的“第四涨”已经如期而至。看着如雪片般飘来的“调价函”,“敢问路在何方?”,已经成为润滑油经销商们共同的思考。

结构性价格普涨 没有幸存者
“现在不仅基础油、添加剂价格上涨,大宗商品都在涨,尤其是钢铁和乙烯,与行业息息相关。如今从润滑油瓶子,到储运润滑油的罐车,都有较大涨幅,价格上调10%,已经是我们内部优化,尽量加强成本控制的结果了。”近期,很多润滑油厂商也在努力向经销商解释自己的无奈。由于主要产油国地区地缘政治冲突和摩擦持续加剧,供给的不确定性依然影响着整个产业链条。此外,世界各国经济复苏节奏呈现出较大的量级分化,无形中也出现了需求回暖、供给收紧的供需失衡问题。简而言之,面对这种结构性的价格上涨,已经无人可以预料其持续时间。而且从务实的态度出发,与其纠结“为什么涨价?”这个问题,倒不如静下心来思考,涨价后怎么办?


在价格不断上涨,商家之间难以体现出价格差距时,买家往往更加看重商家和代理润滑油品牌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在消费升级和汽车环保排放标准提高的背景下,相比价格高度透明、利润及其微薄的大桶矿物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一代小包装中高端润滑油,正酝酿着新的市场机会。为了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和新一代发动机动力的需要,像国外的壳牌、美孚、嘉实多,国内的长城润滑油、昆仑等头部品牌,纷纷进行了技术升级,推出了大量高品质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壳牌、长城这些国内外大品牌的产品性能稳定、市场供给平稳、服务网络完善,并有相应的渠道和经销商扶持、激励政策。经销商可以通过与大品牌共享抗风险能力,在动荡行情中快速企稳,形成优势跑赢同行。

文章来源:北青网
本平台致力于行业分享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不慎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