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环保部的一则通报,将山东地炼再次拉到舆论的显微镜下。

通报指出,山东省有关地市不敢动真碰硬,对违法销售不合格油品的黑色链条整治不力,未能对油品来源追根溯源,未对炼化企业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在寒潮席卷中国的此时,这则发给山东的另类“棉裤预报”,足以让山东地炼行业本就难以御寒的身体更加瑟瑟发抖。联想到今年7月,地炼巨头、曾经排名山东民企第二的晨曦集团宣告破产,寒意来之更甚。

作为山东知名地炼企业之一,晨曦集团拥有完整的石化产业链条和巨大的产能,2016年获得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批复的320万吨/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使用资质,是国内13家拥有自营原油进口资质的民营企业之一。

这种雄厚的炼化实力曾经为晨曦集团每年带来一百多亿的收入,但是,当地炼行业集体陷入困境,反过来也成为压垮晨曦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年前的山东首富,如今却以破产黯淡收场,这既是产业变革的周期定律,也让山东不得不重新思考:

曾经风光无限、造富不止、遍布山东各地的地炼企业,在环保风暴、税制改革、产业由北向南转移、由小向大集中的内忧外患中,到底应该走向何方?

世界最大的地炼基地,山东的骄傲还是包袱?山东的地炼有多风光?业内曾流传着“油品炼化看山东,山东还得看地炼”的说法。

2015年的山东富豪榜上,石化行业催生了40位富豪,是山东最能造富的行业。山东全省共73家炼化企业,其中68家是地方炼厂。除济宁、泰安、莱芜、枣庄、聊城和威海6市外,山东其他各市均有地炼企业,其中东营、潍坊、淄博、滨州聚集了37家。

2017年,中国地方炼厂炼油总产能达到2.72亿吨,占全国炼厂炼油能力31.41%。山东则占全国地炼总产能63.73%。山东省油区工作办公室公开数据显示,山东省石化产业总量目前已超过3万亿规模,炼油总产能达2.1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产能聚集规模仅次于美国休斯顿地区(2.7亿吨)、日本东京湾沿岸(2.2亿吨)。

山东地炼貌似成为与“两桶油”三足鼎立的中国炼化“第三极”。庞大的地炼产能是山东“大象经济”的重要支柱,流淌的石油变成山东人腰包里的财富。支持的人把山东地炼看作打破“两油”垄断的英雄,油价高企的今天,在山东的很多地方仍然能够加到“4”字开头的低价油。反对的人则将其视为环境污染的“巨人杀手”,空气、土壤、地下水,无一幸免,冬日的雾霾就是最重的惩罚。

在这种争议声中,山东地炼没有像预言中一样成为“第三极”,而是在残酷的外部环境压迫下,迎来了产业的寒冬。路透社6月份曾经报道,近40%的中国民营炼油厂处于亏损,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

而根据一些监测机构的数据,今年7月份,山东地方炼油厂常减压开工率为50.7%,创了2017年来的新低,并有地炼企业极为反常的在夏季陆续停工检修。山东地炼像一头戴着镣铐的大象,步履蹒跚的走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字路口。

内忧:砍掉落后产能,山东壮士断腕从普遍看好,到四成企业亏损,山东地炼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导致成本激增。

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扬,地炼企业成本支出大大提高,柴油产品的原油成本甚至占到了45%。 这直接导致了地炼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 2015年,山东地炼的成品油利润空间可达2500元/吨,如今,经营状况较好的大型地炼利润大约只有900元/吨左右,很多小企业甚至出现了价格倒挂。

其次,税收制度改革堵住了地炼企业“偷逃税款”的途径。

今年年初,国税总局下发了《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这一政策堵住了原料环节的避税漏洞。

今年5月,全国开展增值税改革,又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出厂环节的逃税漏洞。根据专业机构测算,税制改革后,部分地炼企业的成品油出厂价可上浮1800 ~2300元/吨(均值),已与央企炼厂相差不大。

而税收环节的漏洞,曾经是山东地炼能够低价卖油的主要原因之一。更为釜底抽薪的是环保风暴。在限产、限排、关停、罚款等举措施重压下,地炼生产的难度陡增,设备不达标或生产能力不足的小型企业面临着被关停的风险。

向用油大户违规出售普通柴油等高硫分燃油的牟利路径也被监管。此次环保部的通报中称:督察组抽查3个地市的4家炼化公司,发现这些炼化公司违规大量向物流运输企业销售普通柴油或其他高硫分燃油,导致这些柴油大量替代车用柴油使用,污染严重。环保的两头掐,让山东地炼的价格优势越来越小。

11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力争到2022年,将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和炼油能力在300万吨及以下的地炼企业炼油产能进行整合转移;到2025年,将500万吨及以下地炼企业的炼油产能分批分步进行整合转移。

按照地炼官方口径,山东地炼一次加工能力在300万吨/年以下炼厂占到60%,一次加工能力在500万吨/年以上地炼仅占到20%左右。

这意味着,未来三至六年将有近80%的现存山东地炼被整合转移,产能将压减30%左右。这种壮士断腕的举措,对于很多地炼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对于山东来说,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之路。

外患:南方巨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加速

从全球趋势来看,世界炼化产业的重心正在东移,欧美炼油厂总数不断下降,亚太地区新增产能快速增长。2017年,亚太炼油能力占全球炼油能力的35%,占比超过北美和西欧之和,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加强。

在国内,这一趋势的特征有两个:

从地域上看,是从北向南,由西向东,在沿海集结;

从产业来看,转型升级方向主要为炼化一体化、规模化、高端化。中石油、中石化都在紧锣密鼓布局大型一体化炼化项目;世界第一大化工巨头巴斯夫、美国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都在中国开启了巨型化工项目新布局;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的大型一体化量化项目,推进顺利。

从民企来看,中国未来2年内投产的民营新建大型炼化项目超过5个,其中还有浙江舟山石化这样具备4000万吨炼油、280万吨乙烯的“巨型航母”。

纵使从国家规划角度来看,2015年由发改委制定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中国沿海各省均包括在内,山东却没有入选。

同样,2020年前后即将建成或上马的超大型炼化项目中,也难觅山东的影子。

未来之路:大整合、大规模、一体化势在必行?

其实,山东地炼企业走向联合,追求大规模、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但是走起来却有颇多选择。是归顺“几桶油”,还是被本地国资收编?是吸引资本入驻,还是领头羊整编?

一方面,石化巨头们前几年为了抢占市场,纷纷收编山东地炼,如中国化工控股正和集团、昌邑石化;中海油收购山东海化;中化集团控股潍坊弘润等。

另一方面,各类资本巨头也纷纷入局。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华锦集团与石大科技完成股权合作,天宏新能源被德成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泛亚能源计划出资200亿-500亿元,在莒县海右石化工业园建设一次加工能力1500万吨的炼化一体化系列装置。

山东的国资也不甘落后,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旗下的齐鲁交通服务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增资入股方式成为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大股东,占股40%。

山东地炼江湖一时间热闹非凡,然而,最引人瞩目的却是地炼大佬的强势整合。

2017年,山东东明石化牵头成立了山东炼化能源集团,试图整合山东的地炼产业,实现地炼企业的规模化,打造中国的“第五桶油”。

这一行动,让业界对山东地炼的前景倍感期待。但一年多过去了,这个规划中的庞然大物,依然是海市蜃楼,甚至连注册地址,都尚未装修。

可能,对大型地炼企业来说,就算不整合,日子还可以过的不错。但是面临“三桶油”和民营大炼化的压力,山东地炼还有多少等待的时间?炼化之于山东,就像煤炭之于山西,钢铁之于河北。

既是经济的支柱,也面临着不得不变的大变局!尤其在行业外部环境日趋恶劣的当下,变可能是找死,但不变只有等死。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关口,地炼的表现,直接关乎山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