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运输隐患是每个地区心中一根永远绷紧的弦,而每一次运输事故发生,都会像是一粒石子掉落在水池里,涟漪不断。
不久之前,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事件造成20人死亡,伤势较重人员24人,现场大规模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后续搜救及各项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此次事故引起了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交通运输部随即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天发布了《交通运输部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危化品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做好伤员救治、事故调查、恢复交通、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

而作为事发地的浙江省也于14日下午召开了全省危化品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紧急工作会议,要求各级交通运输系统领导要深入一线督导,突击检查、重拳出击、铁腕整治,迅速开展危化品运输行业安全大检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查找薄弱环节,严防再次发生此类事故。

不仅如此,国内部分地区开启安全运输大整治行动。
山东
化工是国内的一大经济支柱之一,也是山东省的经济命脉,作为化工大省的山东,通过道路运输的危化品数量更多,路程更远。截至2019年,山东省拥有危化品运输企业770家、运输车辆3.4w(其中剧毒化学品运输车辆330多辆),加之异地运营车辆,高峰时刻每天有6w多辆在省内道路行驶,堪称移动的安全风险。
因浙江槽罐车事件的发生,督促了山东省展开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专项的检查。

通知要求,全省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作为整治重点,全面加强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
严格行业准入,严禁未经许可擅自开展经营性运输;
强化托运、承运、装卸、车辆运行等危险货物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
开展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防撞报警系统相关标准贯彻实施,2022年底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要全部强制安装远程提醒监控系统,实行运输过程实时定位及路径记录;
严格执行内河禁运危险化学品目录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严格特大型公路桥梁、特长公路隧道、饮用水源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管控;
鼓励化工园区内具有上下游产业链关联的企业运用管道输送代替道路运输,有危险化学品车辆聚集较大安全风险的建设符合标准规范的专用停车场。
湖北

山西省迅速采取措施,全面开展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6个工作组将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督导检查。
要求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切实做好车辆技术状况的维护和检测,严格执行“五不承运、五不出车”制度,切实加强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资质及从业人员、专用车辆资格资质管理,并加强对运输车辆和驾驶员的动态监控。
据介绍,高速公路服务区将继续严格落实危化品车辆停放区和危化品车辆停车场站的安全管理,严禁危化品车辆违规停放。
在全面排查过程中,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运输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将一律按规定予以上限处罚;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一律责令停产整顿,依法查处、上限处罚,并依法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一律纳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一律挂牌督办,并监督整改到位。
辽宁
辽宁省大连市紧急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大连市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强调要以最严、最硬、最实措施开展全市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危化品运输安全检查,加强危货码头安全监管,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工作。

7月1日全国开始实行国VI排放标准

公告中也提出了,在2021年1月1日前,国V仍允许在全国尚未实施国VI排放标准的地区进行销售、注册登记。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全部地区,以及山西、内蒙古、四川、陕西等省份。
按照计划,今年7月应实施国VIA标准,23年实施国VIB标准,对于今年7月1日前生产的汽车增加了6个月的销售过渡期。
此外,6月15日起,吉林省前郭县城区内及国省干道全面实行全天候(24小时)禁止国三(国家第三阶段汽车排放标准)及以下柴油货车(含拖拉机及低速载货汽车)禁行或限行。
从6月20日起,在重庆市中心城区部分路段每天7:00至22:00内实行高排放车辆限行。
国VI标准的推行,也预示着低标准的燃油车正在被加速淘汰,更意味着蓝天保卫战从未结束过。
来源:油品黑板报
本平台致力于行业分享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